DeepSeek+学术创新、政企转型:大任智库AI专家团双师四场高频开讲
2025-03-23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术研究与政企实践注入了全新动能。大任智库积极响应这一趋势,通过多元化场景赋能,推动AI技术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近期,大任两位资深讲师——盛杰霏老师与管运芳老师,分别面向高校学术群体与政企组织,开展了四场主题鲜明、实践性强的专题讲座,以DeepSeek技术为核心工具,展现了AI赋能科研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的无限可能。
一、学术深耕:AI技术激活科研写作新范式
大任智库AIGC咨询师,南京市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会党支部副书记盛杰霏老师近期受邀在南京审计大学连续开展两场专题讲座,分别面向社会审计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和科研人员进行授课。第一场讲座于2025年2月26日下午2:30在澄园书院219举行,主题为《基于Deepseek的科研论文写作全攻略》,聚焦于科研论文写作的全流程;第二场讲座则于2025年3月14日下午14:00在文济楼307启动,围绕《科研论文写作中的Deepseek运用》展开。两场讲座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场互动踊跃,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为科研写作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课程核心亮点主要体现在如何借助先进的AI工具Deepseek来提升科研写作的效率和质量。根据课件内容,盛老师详细讲解了科研写作的全流程:首先,她展示了如何利用Deepseek在海量文献中进行精准检索与系统分类,不仅能迅速捕捉学科前沿动态,还为论文选题和资料整理打下坚实基础。其次,盛老师阐述了通过Deepseek提取文献关键信息与数据,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来优化论文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确保论文既具严谨性又富有创新性。课件中还强调了跨学科资源整合的重要性,盛老师通过多个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将不同领域的知识有机融合,解决科研写作中的常见难题,如批量识别公式、智能设计问卷、数据分析结果可视化呈现等。最后,现场设置的互动问答和实操环节,使参会者不仅能获得理论指导,更能亲身体验Deepseek的核心功能,从而激发了大家对AI赋能科研写作的浓厚兴趣。
总体来看,盛杰霏老师的两场讲座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科研论文写作攻略,更彰显了人工智能在学术研究中的巨大潜力。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和生动实用的案例展示,讲座有效推动了高校科研方法的创新,进一步促进了AI技术与科研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未来的学术探索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政企突围:数智工具驱动转型加速度
同期,南京市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会副秘书长、大任智库高级咨询师管运芳博士则深入企业与机关场景,以张家港市工商联女企业家座谈会、南京市残联“干部学堂”为平台,开展两场专题培训,推动DeepSeek技术从学术领域向实务场景延伸。
2025年3月5日,在张家港市工商联女企业家座谈会上,管运芳老师聚焦于“DeepSeek在企业中的创新应用”,亮点在于她通过系统介绍DeepSeek技术的产生背景、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为企业家们构建了完整的认知体系。同时,她通过现场演示展示了这一前沿工具在文件生成和数据处理等日常办公场景中的实际运用,直观展现了数字化工具如何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激发了企业加速数字转型、迈向中高端产业链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2025年2月19日,在南京市残联“干部学堂”第二期活动中,管老师以“DeepSeek在残联工作中的创新应用”为主题,重点突出了人工智能与DeepSeek技术在机关工作中的实操价值。她详细讲解了AI技术的基本概念,并分享了高效使用提示词的技巧;更通过现场实操演示,展示了如何在文稿起草和活动策划中借助DeepSeek工具优化工作流程。此外,她还强调了AI技术在推动工作方式革新、提升机关工作转型升级方面的巨大潜力,为后续手语实操培训奠定了基础,助力残联干部在无障碍沟通能力和高质量服务上迈上新台阶。
三、双线共振:技术赋能释放全域价值
盛杰霏老师与管运芳老师的四场活动,看似分属学术与实务两条主线,实则彰显了大任智库“技术驱动、场景贯通”的核心战略。在高校,DeepSeek成为科研创新的“加速器”,助力学者突破传统研究范式;在政企,它化身效率提升的“推进器”,为组织转型提供可落地的智慧支持。这种“学术-产业”双轮驱动的赋能模式,不仅凸显了AI技术的普适价值,更印证了大任智库“以技术解难题、以智慧促变革”的实践理念。
未来,江苏大任智库将继续深化AI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场景化探索,以更精准的赋能服务,助力学术创新与政企转型迈向更高阶的智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