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超400名!“AI+教学创新”高校师资能力提升研修班圆满结业!

2025-07-07

7月3日-7日,“AI+教学创新”高校师资能力提升研修班在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由大任智库承办,面向全校400余位一线教师开展,为期5天,聚焦AI在教学创新中的全景应用与方法论,助力高校教师全面提升AI素养与实践能力。

编辑搜图

其中,前3天培训在图书馆图文报告厅进行,围绕“AI新常识、AI新技能、AI新实践”三大主题,由大任智库AI应用创新团队10余位专家授课;后2天则组织学院领导与学科带头人赴南京进行企业参访交流,深入了解AI产业一线实践,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悟”。

编辑搜图

本次培训班由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许晓宇主持,开场由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马昀作动员讲话。马院长深刻剖析了人工智能引发的全球教育格局重塑大势,将本次培训定位为学校抢占AI赋能育人高地的关键引擎,号召全体教师投身AI浪潮。他提到,当下人工智能变革意义重大,培训响应了上级对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的要求,教师应将所学融入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推动教学模式革新。他要求教师们珍惜机会,严守纪律,将培训与实际工作结合,以“空杯心态”投入学习,争做技术主人、学生引路人与职教破浪者,彰显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AI新常识 × 新技能

卜安洵|大任智库创始人、数字化战略专家

《AI+:数字化发展趋势与教育创新》

卜安洵老师作为本次研修班的开场主讲,以其对AI战略与教育变革的深度思考,为全体教师构建了系统的认知框架。他围绕“数字化1.0-4.0”阶段的演进逻辑,阐释了AI如何从底层重塑产业模式与教育生态。课程重点对比了当前主流大模型——DeepSeek、ChatGPT、豆包等的技术架构与创新特征,深入剖析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典型应用场景与价值潜力。同时,他结合自身参与的省市级研究课题与企业咨询实践,提出高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应着力构建新思维、新战略的协同机制。整场课程既有宏观趋势研判,也有落地实启发,帮助教师们在新时代教育变革中找准定位,提升AI素养与数字化领导力。

编辑搜图

何伟|大任智库总经理、数字化人才专家

《AI时代人才培育新模式》

在AI重塑组织逻辑与人才结构的时代背景下,何伟老师以“教育供给侧”改革为切入点,围绕“AI时代的人才新趋势、新标准与新模式”展开系统讲解,带领学员深入理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构逻辑。课程剖析了数字技术如何改变产业生态与用人逻辑,强调教师数字素养的核心要素与五维能力模型。她提出“π型人才”将成为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关键形态,呼吁构建兼具技术理解力与人文洞察力的人才标准。结合一线企业用人趋势与高校教学实践,何伟老师进一步讲解了AI时代下的新型人才评价体系与培育路径,帮助教师在真实产业场景中重新定位教学价值,以“教师+AI”的协同方式,引导教育体系走向更具开放性、适应性与前瞻性的转型方向。

编辑搜图

张俊|大任智库高级咨询师、AI应用专家讲师

《AI+:教学与办公文本生成新技巧》

张俊老师以其丰富的企业咨询与组织数智化经验,为教师群体带来了一场“Prompt实战”专题教学。他从AI文本生成的底层逻辑讲起,重点解析了大模型提示词(Prompt)的设计原理与典型公式构建方法,帮助学员理解“如何问,AI才懂”。课程围绕高校常见的行政与教学场景,逐项演示了如何借助DeepSeek生成教学方案、课程设计、通知通告、总结报告等高频文本内容。他特别强调了教育行业在提示词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术语规范、信息脱敏与风险控制问题,结合实例讲授提示词的“结构型组合”“任务型驱动”“角色扮演式生成”等技巧。课程帮助教师快速掌握AI辅助文本创作的方法论,大大降低日常写作负担,提高教学与管理效率,真正实现“把AI用起来、用得准、用得巧”。

编辑搜图

管运芳博士|大任智库AIGC咨询师

《AI+:科研论文撰写》

聚焦AI在科研场景中的深度应用,管运芳博士带来了系统化、全流程的科研写作AI辅助策略。课程以“从选题到投稿”的科研全生命周期为主线,结合DeepSeek、秘塔AI、Chatexcel、Napkin等多种工具,手把手讲授如何在每个环节精准使用大模型提升效率与质量。她重点解析了AI在文献综述、学术资料提取、研究方法辅助构建、图表生成、可视化汇报、降重润色等方面的实战技巧。课程还穿插展示了多个学术辅助工具之间的组合式工作流,如“DS+Chatexcel+Napkin”的数据分析与趋势图制作,以及一键生成PPT的应用案例。通过结构化提示词设计训练与科研文本生成演示,管博士帮助教师突破写作难点、优化研究产出方式,让AI真正成为教师科研工作的第二大脑。课程既具操作性,也具方法论,广受参训教师好评。

AI技术原理 × 数据分析实训

谢俊元教授|大任智库特聘专家、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博导

《AI大模型技术原理与趋势》《AI赋能专业改革与课程建设》

谢俊元教授作为来自计算机基础学科的专家教授,凭借系统性与前瞻性的讲授,为参训教师深入解析了“大模型背后的底层逻辑”。在技术原理课程中,他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讲起,阐述AI如何经历“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演进,最终迈入以生成式大模型为代表的新阶段。他系统梳理了大模型的三大支撑要素——数据、算力、算法,并从学术与工程视角剖析“参数爆炸”“知识压缩”等核心机制,帮助非技术背景的教师理解其技术本质。同时,他还对生成式AI与传统AI的原理差异进行了深入讲解,分析了“百模大战”的发展格局,并围绕AI伦理、数据安全与全球政策展开讨论,增强教师的技术辨识与风险意识。在《AI赋能专业改革与课程建设》中,谢教授以“从AI+专业到专业+AI”的整合路径为主线,提出课程体系重构、能力导向教学及跨界人才培养的策略,助力高校把握AI时代的教育转型方向。

编辑搜图

孔力博士|大任智库特聘专家、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讲师、硕导

课程:《AI教育大模型的研发、应用及思考》

作为参与高校自研教育大模型项目的核心教师之一,孔力博士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与一线实践经验,为在场教师呈现了一场高校AI大模型建设实录。课程以“南京师范大学明理大模型”为依托,系统讲解了教育类大模型从项目立项、技术架构、语料训练到应用部署的全过程,揭示了“教育专用大模型”如何在教学评估、知识问答、科研写作、内容生成等方面实现本地化、定制化服务。她特别强调,高校教育大模型的价值不在于追求模型规模,而在于“高匹配、高解释性与强服务性”的三大特征,并通过具体功能模块演示,如课程知识图谱搭建、教学流程智能补全、教师助手等,帮助学员理解如何将通用模型“教育场景化”。

编辑搜图

王京堃|大任智库财务总监、数字化财务与数据分析专家

课程:《AI+:教育数据分析应用》

在这场兼具技术性与实操性的授课中,王京堃老师聚焦“数据驱动决策”这一核心理念,系统讲授了AI在教育管理与教学分析中的落地路径。她以DeepSeek、WPS AI、Chatexcel、小浣熊、飞书等多款主流AI工具为例,从提示词结构设计到分析逻辑梳理,手把手演示了“教育场景 + 数据分析”的完整工作流。她强调,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会收集数据,更要掌握借助AI“读懂数据”的能力,从而辅助教学决策、学生管理与教师绩效改进。课程让教师在真实情境中完成从问题提出、提示构造、AI执行到结果验证的完整闭环操作,有效提升了教师们对数据分析AI工具的实战掌握程度。

AI图像视频数字人 × 智能体开发

王杨露|大任智库AIGC高级咨询师

课程:《AI+:教学与办公图片视频快制作》

在图像生成与短视频已成为主流表达形式的当下,王杨露老师带来了一场兼具“美感与效率”的图文视频创作实训课。她基于DeepSeek大模型,结合即梦、剪映等多个AI工具,向教师全面讲解了宣传、教学与设计场景中图像与视频内容的快速生成方法。课程详细讲解了AI文生图的提示词结构设计与完善技巧,介绍了四大生成策略,帮助教师精准控制图像风格、构图、细节与语义一致性。针对职业教育特色,她特别示范了纺织服装类专业中AI辅助生成图案设计、版型展示、教学互动图、微课导入图等内容,现场生成效果引发热烈反响。在视频生成部分,她演示了如何借助剪映AI完成微课剪辑、节日宣传、热点视频重制等操作,整堂课程“工具丰富、案例真实、操作可行”,让参训教师掌握了图文视频快速生成的“提效秘诀”,为日常教学、行政宣传、比赛展示提供了高质量的内容生成解决方案。

编辑搜图

彭海洋|大任智库AIGC高级咨询师 

课程:《AI+:数字人视频生成与应用实践》

在数字人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彭海洋老师带来了一堂融合“创新与实操”的数字人视频制作实战课。课程系统讲解了AI数字人的定义及三大类型,深度剖析七大应用场景,涵盖大会、大赛主持、培训及活动宣传等多样化场景。彭老师结合主流数字人制作平台,现场演示数字人视频的完整制作流程,包括新闻报道、数字主持人、微课制作及招生宣传视频的打造。课程还特别呈现了高校场景数字人微课视频案例,赋能教师和内容创作者轻松实现数字人内容的高效生产。整堂课程“理论与实操并重,案例丰富且贴合教育需求”,助力参训者掌握数字人视频制作的核心技巧,开拓数字时代下教学与活动传播的新视角、新方式。

编辑搜图

解奉波|大任智库副总经理、AI应用创新专家

《AI+:RAG教学知识库搭建》《AI Agent招生教学智能体开发》

解奉波老师带来两门核心课程,深度剖析AI技术在高校教学与招生中的前沿应用。在《AI+:RAG教学知识库搭建》课程中,老师以DeepSeek平台为例,详细讲解本地知识库的建设流程、知识治理策略及私有化部署方案,覆盖从知识库搭建演示、RAG模型训练与调校,到私有化应用反馈优化的全链路实践,助力高校构建高效、安全的教学知识体系。另一门《AI-Agent招生教学智能体开发》课程,则聚焦智能体技术,系统介绍智能体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结合COZE平台,演示多种智能体的创建流程与应用实践。课程特别展示高校招生客服、课件生成、课题申报及教学评估智能体的搭建与升级应用,助力高校实现智能化教学与管理创新。两门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理论与实操并重,帮助参训者全面掌握AI赋能高校教学与招生的前沿技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

企业实地考察:

从“课堂”走进“产业”,标杆引领新突破

为促进教师更深入理解AI在企业侧的落地应用,本次培训安排部分校领导与学科带头人于7月6日-7日赴南京,分别前往投石科技、苏电科创园先导区、灵境元宇宙研究院、江苏开放大学进行实地参观学习。

为了让教师们更好理解AI落地应用的具体形式,近距离接触人工智能设备,培训班安排教师们前往投石科技光影艺术馆、苏电产业园先导区进行参观交流。在投石科技,学员们通过与各类交互式智能设备进行互动,沉浸式体验了AI与古今中外艺术融合的创新成果。公司的项目案例直观呈现了AI技术如何赋能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播,为教师提供了以跨学科融合的美育教学启发。在苏电产业园先导区,老师们学习了电力能源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了解电力产业发展的创新趋势。此外,通过与外部专家与企业代表的交流学习,学院的教师们对纺织服装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等痛点问题有了新的解决思路。

在灵境元宇宙研究院和江苏开放大学,教师们进一步学习了AI与服装、艺术、教育等产业的具体融合实践,从AIGC数字人制作到线上虚拟展厅,再到学分银行“零存整取”式的学习财富管理,让信息技术赋能产业升级有了更加具象的应用场景。此次考察通过“技术展示+场景体验+研讨交流”的形式,帮助教师了解AI技术在文化创意、能源电力、教育服务等领域的产业化路径,为后续教学内容与科研方向的迭代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结业典礼   

经过为期五天的系统培训与深度学习,培训班迎来了激动人心的结业典礼。服装学院李晓宇、创意学院周振宇、人文学院夏莹、体育部马龙四位教师代表分享了这几天的学习感悟,充分表达了对于AI使用价值的深刻认识。培训班统一为参训教师隆重颁发结业证书,既是对大家学习成果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一段AI素养提升之旅的圆满收官。未来,学员们将带着所学所思,把数字化理念与实践经验真正融入教学一线,开启教育变革的新篇章。

编辑搜图

导师代表、大任智库总经理何伟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感悟,她从课程设计背景、对参训老师的感受及观察到的情况展开,提到课程设计贴合需求,常纺院老师务实且能将所学与教学结合,远超同类院校;还感受到老师们为教学、学生就业的热忱与努力,为大家的理想情怀、实操技能及长远规划点赞,祝愿学校发展越来越好。常纺院校长洪霄为培训活动做总结发言,强调AI在教育中的作用及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鼓励老师们在教学中保持创新精神,在学习工作中更好地应用AI技术。

本次AI主题培训结业仪式上,洪校长发表讲话。在谈及AI主题时,洪校长结合自身上思政课的经历分享想法。他提到此前因对思政课教学存在困惑,尝试将AI应用到教学当中,引导学生思考,还设置空白PPT与学生商讨感受,让思政课变得生动。洪校长的讲话体现了对培训的重视,以及将AI工具与教学实践结合、探索创新教学方式的思考,彰显了推动教学改进、提升教学质量的用心。

未来,大任智库将继续服务于高校教育数智化升级,携手更多院校推动“AI+教育”生态建设,助力广大教师从“了解AI”走向“驾驭AI”,共同开启教育新未来!